一、简化苗期管理。遇旱浇水,遇涝排水。抢播遇旱时,应立即浇水,确保苗全和苗齐。若长期干旱则应及时浇水,中午叶片卷曲、早晚舒展开时可以暂时不用浇水。如遇强降水形成田间积水,应及时排水。
二、重视穗期管理。小喇叭口至大喇叭口期,是夏玉米需 肥的关键时期,大喇叭口到抽雄期是玉米需水的临界期,对水分 尤其敏感,如遇旱应及时灌溉,尤其要防止“卡脖旱”造成雌雄 穗发育不同步。高产地块出现脱肥时要借水追施穗肥,每亩追施 氮肥 10~15 千克,利用机械在距植株 10 厘米左右处开沟 10 厘 米深施。普通地块施用缓控释肥后如不出现脱肥现象,一般不用追施穗肥。
三、加强花粒期管理。遇旱应及时浇水,高产田地皮见干就浇。雨后及时排出积水。花粒肥以尿素为主,可结合浇水或趁降雨前追施,也可用无人机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和尿素。
搞好病虫害统防统治
重点防控草地贪夜蛾、玉米螟、棉铃虫、二代黏虫、玉米蚜虫、二点委夜蛾、蓟马、茎腐病、南方锈病、褐斑病、弯孢叶斑病、小斑病等病虫害。
(一)苗期病虫害防治。玉米 5~8 叶期,用三唑酮或丙环·嘧菌酯进行叶面喷雾,预防褐斑病;选用乙基多杀菌素、噻虫嗪等喷雾防治蓟马、灰飞虱等刺 吸式害虫;也可选用复配制剂氯虫·噻虫嗪、氯虫·高氯氟等兼 治鳞翅目和刺吸式害虫。选用代森铵、吡唑醚菌酯、肟菌·戊唑 醇等杀菌剂喷施防治叶斑类病害,选用氯虫苯甲酰胺、甲氨基阿 维菌素苯甲酸盐、苏云金杆菌、溴酰·噻虫嗪等防治玉米螟、棉 铃虫、甜菜夜蛾、二点委夜蛾及其他鳞翅目害虫;鲜食玉米害虫防治尽量选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。
(二)草地贪夜蛾防治。草地贪夜蛾防控要结合植保预测预报,强化统防统治和联防联控,及时控制害虫扩散危害。一是理化诱控。在成虫发生高峰期,采取高空诱虫灯、性诱捕器以及食 物诱杀等理化诱控措施,诱杀成虫、干扰交配,减少田间落卵量。二是生物防治。采用昆虫病原线虫、球孢白僵菌、绿僵菌、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、苏云金杆菌等生物制剂早期预防幼虫,保护利用夜蛾黑卵蜂、螟黄赤眼蜂、蠋蝽等天敌,促进可持续治理。三是科学用药。对虫口密度高、集中连片发生区域,抓住幼虫低 龄期实施统防统治和联防联控;对分散发生区实施重点挑治和点 杀点治。推广应用乙基多杀菌素、茚虫威、甲维盐、虱螨脲、虫 螨腈、氯虫苯甲酰胺等,注重农药的交替使用、轮换使用、安全使用,延缓抗药性产生,提高防控效果。
(三)“一防双减”实施。穗期容易发生大小斑病、锈病、 纹枯病等病害和草地贪夜蛾、玉米螟、棉铃虫、桃蛀螟、蚜虫等虫害。在玉米大喇叭口期科学组配杀虫、杀菌剂,一次性喷药可 防治中后期多种病虫害,减少后期穗虫基数,减轻病害流行程度, 保护植株正常生长,提高叶片的光合效能,实现玉米增产增效。有条件的地区,可选择生物防治穗期害虫。在 7 月至 8 月中旬, 玉米螟第二代和第三代成虫盛发期,玉米螟百株落卵量达 1.0~ 1.5 块时,释放赤眼蜂,分两次释放,每次 0.7 万头/亩,间隔 5 天释放第 2 次。
科学防灾减灾
(一)严防干旱和洪涝灾害。玉米关键生育时期如遭遇严重干旱,应千方百计调度水源, 及时进行灌溉。要提前疏通沟渠,提高排涝能力,遭遇涝渍,及 时排水。
(二)防范高温热害和阴雨寡照。通过种植耐热品种和及时灌溉,以及叶面喷肥等措施,防御高温热害。开花授粉期遇到高温热害或阴雨寡照,严重影响授粉质量,可采取人工辅助授粉等 补救措施,以提高结实率、增加穗粒数。有条件的地方可用小型无人机低飞辅助散粉,提高效率。
(三)实施化控促壮抗逆。玉米生育前期,对水肥充足、群体过大的旺长地块,可在玉米 7~11 叶期喷施化控剂,适度控制株高,增强抗逆抗倒伏能力,改善群体结构。使用化控剂要注意合理浓度配比,以免影响施用效果。
适时收获
玉米适时晚收,可以充分利用光热资源,发挥品种高产潜力, 降低机收损失率,确保玉米高产高质。应在不耽误小麦播种的前提下,在玉米籽粒乳线消失时适时收获。适期收获应密切关注天气变化,大面积连片推进、整村整镇推进、农机农艺联合推进, 打消农户怕偷怕丢的思想顾虑。籽粒机收的玉米尽量在植株上充分干燥后收获,降低籽粒破损率。收获后应及时进行晾晒或烘干, 防止霉变。来源:网络
【免责声明】:转载自其它平台或媒体文章,仅供学习、交流使用,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作处理。